為進一步加強乘用車內空氣質量控制,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對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(GB/T27630-2011)進行了修訂,目前正在征求意見階段。
推薦性國標修訂為強制性國標,苯等主要有害物質限值加嚴
車內空氣污染物的成分較為復雜,且車內空間狹小、密閉性好,其空氣污染會對駕乘人員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。有關機構檢測和研究表明,車內空氣中存在的揮發性有機物有幾百種之多,包括烴類、醛類、酮類物質等。◆此次修訂將苯的限值由原來 0.11 mg/m3大幅度加嚴為0.06 mg/m3。◆此次修訂中將甲苯的限值調整為 1.00 mg/m3,較原標準加嚴 10%。◆二甲苯和乙苯的限值都調整為 1.00 mg/m3,均降低到原來的 2/3。◆修訂后的標準規定甲醛、苯乙烯和丙烯醛3項污染物的限值維持不變。◆乙醛限值由原標準0.05 mg/m3調整為0.20 mg/m3。同時,公安部交管局公開的數據顯示:◇截至2015年年底,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.79億輛;◇2015年,小型載客汽車達1.36億輛,其中,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載客汽車(私家車)達到1.24億輛,占小型載客汽車的91.53%。◇全國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31輛私家車。1除了家庭和工作場所,車輛成為人類主要滯留的場所之一。2014 年出版的《中國人群暴露手冊》(成人卷)顯示,普通駕乘人員在所有交通工具中,暴露時間最長的是小轎車,全國平均暴露時間為40 分鐘/天,其中北京、天津、廣東等地駕乘人員的平均暴露時間高達 60 分鐘/天。中國人均小轎車累計使用時間為71分鐘/天,但交通擁堵使得駕乘人員在車內的時間越來越長。2為滿足消費者對汽車舒適性的要求,生產企業不斷改進內飾結構設計,使用更多的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工藝,尤其是非金屬材料和黏合劑的大量應用,導致車內污染物積聚,危害人體健康。3對于車內環境,由于缺少相關管控標準和法律依據,導致車內空氣質量問題日益突出。